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应用方法探索

2022-10-19 来源:二三娱乐
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应用方法探索

作者:夏晶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1期

【摘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育要把审美放在中心地位,提高音乐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法让学生投入音乐,这是现在音乐课堂所需要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律动;应用方法

通过身体声势律动发现、发展节奏,并直接感受和体验是儿童这个年龄段容易接受、简单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律动是音乐的“化身”,它可以体现旋律、音乐走向、速度、节奏、音量、音色、乐句、乐曲风格、曲式结构等等,它通过身体肌肉运动,刺激、锻炼和强制大脑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以便更好的理解、发展音乐。 一、利用体态律动感受音乐要素

律动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更直接和形象的去领会音乐的节拍、速度等音乐因素,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掌握能力,提高音乐核心素养。 1.在律动中建立音高概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入门教育时,学生对理论知识没有直观的感受,如音的高低,可以借助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通过这样一个具有线谱音位和简谱形象的“图谱”,使学生对音高的概念的感受更加形象具体,帮助学生唱准音准。

在低段教学的课前活动环节,我还会设计“身体音阶歌”的律动活动,让学生在活泼欢快的音乐背景声中,从“摸摸你的小脚”do到“高举你的双手”高音do,体验不同的身体部位代表着音高不同的音符,来感受音高的概念,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 2.在律动中感受节奏的趣味

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节奏来自于人体自然的律动,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发挥创造和想象,用不同的动作把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表现出来。比如行走作

为四分音符,跑动作为八分音符,跳动作为轻盈灵活的节拍;通过模仿划船、摇篮、树枝在风中摇曳等动作來感受节奏的摇摆感等等。律动活动中的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牢固掌握节奏知识。 二、利用体态律动欣赏音乐风格

《2011新版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欣赏课是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在音乐教学中以审美为核心,进行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来体验音乐美的形式。利用律动教学法,如带有进行曲风格的音乐作品,可边聆听音乐边带领学生在教室里做踏步、行进等律动活动,来感受进行曲所特有的行进的感觉。如带有三拍子舞曲风格的音乐作品,可设计三拍子舞步等律动活动来体验,在课堂中编创与实践教学侧重用律动表达并参与音乐的体验,让学生通过边唱边跳的形式体会舞曲的风格,听辨音乐主题,初步感受音乐的结构。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律动感受音乐作品节奏节拍的特点,用歌唱巩固对主题音乐的记忆,用图形谱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多姿多彩,准确把握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利用体态律动表达歌曲情绪

达尔克罗兹曾提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基本教学知识,还需要带动自身的运动行为,这种运动行为必须与学生主体对音乐的反应息息相关。所以,在歌唱教学中,设计有助于帮助开展歌唱教学的律动活动,明确歌曲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取美的享受,利用律动教学法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动态感受来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内在情感。 1.在律动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想要将一首歌唱好,唱出感情,首先要教会学生音乐技巧,比如呼吸节奏,发声标准,咬文吐字等。但是小学音乐课堂由于是初级教育,同时考虑到学生年龄的特征,尽量不要在教学方法以及内容讲析上太过专业化。可设计一些适合孩子们的发声练习,如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做相应小动物的叫声,边唱出小动物的叫声。也可以通过动作模拟带动联想等方式进行呼吸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唱歌的正确方式。

再或者以d—d’音阶发声教学阶段里,将不同的音高和人的身体部位的髙矮衔接起来。发do音时学生下浮半蹲,发re音时学生按住大腿,发mi音时学生反手按住臀部,发fa音学生双手插腰,发sol音学生将双手置于肩膀处,发la音双手摸耳朵,发si音双手摸脑袋,发do’音高举双手。通过身体体位的高低变化行为,使音准音阶的感受与表达变得生动、直观、简单、有趣。

2.在律动中挖掘歌曲的情感

针对小学生采用情境引入、律动表演等方法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教师带领引导,学生跟随律动去领会。通过歌唱和身体行为的结合,有效协调自身的控制力。音乐旋律节奏的突显有助于加强身体的律动反应。比如边唱边动,根据音乐节奏来调整自身行动的力度与幅度。这样,歌曲的情感将被表达得更丰富,可谓“锦上添花”。 3.在律动中把握歌曲的意境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它独特的意境,所以老师在教授歌曲之前应当通过故事或者运合。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引导,设计律动活动,或提出一些基本元素动作,让学生自主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表现,从而更全面、更深入的体验音乐精髓。

根据上文所述,律动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审美意识,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应不断挖掘不同形式的律动内容,整合音乐教学的生长点,在音乐活动,创造性内容等方面组织教学,实现二者的创新融合,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中多教研、多反思、多总结,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前省庄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