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上海高考历史考纲整理

2024-06-01 来源:二三娱乐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考试内容解读 第一分册

第l课 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A

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古代希腊人称这个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楔形文字 A

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称为“钉头文字”,因书写笔画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3)《汉穆拉比法典》 B

背景:汉穆拉比统一两河流域;统一前各城邦习惯法和成文法存在很大差异;楔形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目的:统一法律;规范社会秩序;巩固王国统治

内容: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法律。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诸多领域,对债务、商务、租佃、嫁娶、财产继承以及诉讼程序等都有明文规定。 地位:

法学价值——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集大成,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史学价值——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1)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A

法老是古代埃及人对国王的尊称。法老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在古代埃及被视为神或神的后裔。

(2)金字塔与来世信仰 A

功能: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主要代表: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象征: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利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宗教意义: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历史意义 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

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3)象形文字A

古代埃及人发明的文字——象形文字,因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纸草是古代埃及人主要的书写材料。

文字失传原因:文字复杂难懂;强势希腊文化的冲击。

第3课 古代印度 (1)种姓制度 B

古代印度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或集团制度,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特征: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不平等。

影响:造成了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严重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佛教的创始、经典 A

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北印度,相传创始人为悉达多,佛教的经典总称大藏经,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3)《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A

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最初皆为民众口头创作,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后经世代流传,加工增润,逐渐定型。史诗内容虽然多为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以及雅利安人扩张的情景。这两部史诗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 A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它的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2)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 A

城邦形成:公元前8至6世纪,希腊各地相继形成200多个城邦。

城邦概念: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 城邦特征:小国寡民,地不过百里,人不过数万。 城邦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3)“古典时代” A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希腊城邦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的繁荣时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4)雅典民主政治 C

基本特点: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产生原因:雅典平民同氏族贵族斗争,最后逐渐战胜氏族贵族。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主要经过 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443—429年)是雅典民主政治辉煌时期。 评价:

进步作用:是当时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历史局限: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被排斥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1)《荷马史诗》 A

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性,也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反映出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 (2)帕特农神庙 A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建成于“伯里克利时代”,是一座典型的多利亚式建筑,也是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3)哲学与史学 A

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哲学”一词来源与希腊语,意思是“爱好知识之学”。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们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力求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古典时代是古代希腊哲学的繁荣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代希腊的“三大哲人”。 希罗多德及《历史》

欧洲历史学的源头也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该书以其独有的史料价值和生动流畅的写作风格,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希罗多德有欧洲“史学之父”的美誉。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的开始 A

公元前509年,罗马城邦实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平民为了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结果是平民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最后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2)罗马帝国 A

随着统治版图的扩大和人口增多,奴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共和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统治的需要,罗马逐渐建立起个人军事独裁统治。公元前30年,继凯撒之后崛起的军事强人屋大维战胜了政敌,结束了罗马内战,夺取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公元前27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开始了帝国时代。

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罗马人的“内湖”。

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并且迅速演变成一场波及帝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危机。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开始进入中世纪。 (3)基督教的创始、经典 A

基督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相传为耶稣所创。是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下层民众反对罗马帝国暴政和追求平等自由的社会运动产物。基督教信仰上帝,尊奉耶稣为救世主,其经典被称为《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1)“十二铜表法” B

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于公元前451至公元前450年颁布,因其条文刻在12个铜牌上而得名。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体现了罗马人的法治精神,为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系的渊源。 (2)“公民法”与“万民法” B

公民法:是指适合罗马公民的法律,产生于共和时代,包括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告示和审判案例,公民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各项决议,执政官发布的各种行政命令等。

万民法:是指调整和处理罗马人和非罗马人之间,以及非罗马人和非罗马人之间权利关系的法律,形成于罗马人对外征服扩张中。公元3世纪初,帝国境内的全体自由民都享有罗马公民权,万民法与公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3)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C

古代罗马人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古代罗马国家在不断扩大疆域的同时,也随之逐渐完善了治国的法律体系。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堪称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从内容看,罗马法对当时社会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从理念看,罗马法渗透着自然理性理念,自然法理念具有普遍性且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始终;从体系看,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从社会看:古罗马国家地域辽阔,盛况空前,罗马统治者重视法学,推行法制,使罗马法已渗透西方。

它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律,大多渊源于罗马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陆法系。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产生的创始、经典 A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立伊斯兰教。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经典。7世纪中叶,穆罕默德的弟子将其生前言行整理抄录成册,成为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古兰经》还记录了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等方面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1)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A

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不久,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伊斯兰城市”)。 (2)帝国统治B

16世纪后,奥斯曼人继续对外扩张,形成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国力臻于鼎盛,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17世纪中叶以后,帝国危机四伏,国势日衰。对巴尔干地区影响: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成为这一地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根源。

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并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这就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第12课 封建制度

(1)西欧封建制度产生B

西欧封建制因素萌生于日耳曼人征服过程中。在新兴的日耳曼诸王国中,罗马帝国时期已经萌生的封建制因素——隶农制和日耳曼人的氏族制因素互相影响,互相结合,催生出西欧封建制度。大致6世纪下半叶封建制度产生, 8世纪上半期,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封建经济制度以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为基本特征。农奴是人身不自由的独立生产者。

8世纪上半叶,由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主持的土地分配制度的改革,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影响:

①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

②后来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土地,由此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国王成为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2)等级君主制 B

背景: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

内涵: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级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特征:

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影响:

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封建等级制度)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3)中世纪庄园 A

庄园是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典型庄园的耕地大致包括三部分: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庄园普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4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遍采取劳役地租,农奴和领主间的人身依附关系非常明显,14世纪以后,庄园开始衰败。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

(1)城市的自治 B

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意大利北部地区、法兰西南部地区和北海南部沿岸地区,是中世纪城市最早兴起、发展的地方。

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中世纪城市规模都相当有限,平均人口仅为数千人。一直到14世纪,一般大城市也只有2万余人而已。由于空间狭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脏乱,一旦遇到大规模瘟疫,便会迅速蔓延。

中世纪城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不断,争斗时起。争取自治是城市反对封建领主斗争得主要政治目的之一。由于中世纪城市都建于封建领地之上,因此城市初期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一般都掌握在领主手中,城市自治斗争就是要夺取这些权力。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第15课 中世纪文化

大学的兴起 A

在中世纪后期,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强烈要求开展世俗教育,大学由此兴起。教会为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和传播神学,也支持大学的创办。中世纪大学以神学教育为主。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 C

中世纪,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时代。在西方学术史上,从15世纪开始,一些人文主义者用极端蔑视的态度看待中世纪欧洲的发展。他们推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把5世纪罗马文明的毁灭到15世纪人文主义文明兴起之间的千年视为西方文明史上的“空白”时期,是“黑暗时代”。 然而,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中世纪并非曾经想象的那样黑暗和静止。请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辩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西欧的中世纪时代。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A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原始农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诞生的基础。

(2)炎黄传说 A

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史料主要存在于神话传说中,有关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成为华夏祖先。 (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A

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史料存在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A

文献中的夏文化:儒家典籍《礼记》把夏朝建立之前的社会称为“大同之世”,其特点是“天下为公”,人人平等;把夏朝建立之后的社会称为“小康之世”,其特点是“天下为家”,社会存在等级分化。 (2)二里头遗址 A

考古中的夏文化: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距今约3900——3500年,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和遗物:有两座类似宫殿的遗迹,石器、骨器、青铜器和玉器等遗物,以及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5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饲养猪、狗、鸡、羊等痕迹,为探究夏史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青铜时代 A

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指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大约公元前4000年代,两河流域就进入青铜时代。我国在夏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到商朝时已高度发达,并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文字。在青铜时代,青铜器主要被用来制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品,还不能完全取代石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但青铜生产工具的出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商朝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其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甲骨文

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是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 C

不同的史料具有不同的史料价值: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第一手资料(直接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应相互印证。史料需要甄别。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 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甲骨文与商史的研究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西周的建立 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纣王自杀,建立周朝,定都鎬,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B

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效果。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3)礼乐制度 B

礼乐制度: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演变成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礼乐反映了宗法人伦等级社会的分与和、尊与亲相统一的关系,它既能维护等级制度,又能使人们和谐地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之中。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把尊礼看作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上天只佑助有德之人,依据人们是否有德来判定天命的归属。这套“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社会大变革 C 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迁至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6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

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垦荒地、竞相占地,攻城略地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②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士”阶层开始活跃。③各国当政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其中秦改革最显著。④社会风气:整个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⑤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2)百家争鸣 B

春秋战国时期,以“士”阶层为骨干,对社会巨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治国主张,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百家争鸣是古代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提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战国孟子把“仁”发展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集大成者是战国后期代表韩非。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消极面也很明显。

道家:以春秋老子为始祖。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态度,认为礼治、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但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 A

战国的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 A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秦国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大一统帝国的建立 A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先后兼并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4)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C

秦朝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

中央的最高管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诸卿。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1)秦的暴政A

秦朝的暴政表现有:其一、徭役繁重。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陵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其二、秦律苛细。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7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经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了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统治者的宫廷争斗,大肆屠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2)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A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各地反秦起义风起云涌。公元前206年,秦王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3)西汉的建立A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在长安建立西汉。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汉承秦制 B

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为此,汉统治者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汉初主要继承了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如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度。也采取了一些不同于秦制的权宜政策,如郡国并行制度、推行黄老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其目的就是重建大一统帝国。

地方郡国并行制: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2)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A

黄老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它以道家为主,兼收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汉初,黄老思想一度盛行。

文景之治:在黄老思想的主导下,汉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净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等措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1)从“无为”到“有为” B

①设“内朝”和“外朝”:汉武帝时创立,目的在于加强皇权集权,削弱相权。以皇帝与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内朝”(或称“中朝”),成为宫廷的决策核心。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执行一般政务。

②创刺史制度:汉武帝时创设,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做刺史,对地方进行监督和控制。

③行“推恩令”:汉武帝颁布,旨在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灭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在太学、郡县学校中教授五经等经学,从中选拔官吏 “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从此,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3)对西域疆土的拓展 A

汉武帝在基本解决匈奴对北边的威胁后,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在河西走廊设置敦煌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等四郡,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连为一体。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建立 A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在洛阳,史称东汉。 (2)豪强地主 A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8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原因: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势力建立;光武帝的“柔道”政策与豪强进行了妥协;西汉时期已经存在豪强的社会基础。

特点:政治上,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经济上,建立自然经济形态的大庄园。军事上,拥有私人武装和城堡。文化上,重视学习儒家文化,控制舆论。

影响: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与外戚等联合,导致政局混乱;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第11课 割据与分裂

(1)赤壁之战A

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隔江对峙。结果孙刘联军运用火攻的战术,以少胜多打败曹军,迫使曹军北还,随后刘备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2)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 A

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1)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 A

东晋十六国:西晋短期统一结束后,陷入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政权,其中重要的有16国,史称 “五胡十六国 ”(含在西南的“成汉”),南方出现了由西晋的王室后裔建立的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比较安定。

南北朝:东晋十六国之后,北方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了北魏,都城平城,随后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称之为“北朝”。南方依次出现了宋、齐、梁、陈四朝(都城建康),称之为“南朝”。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南北对峙”时期 (2)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B

为适应民族融合的潮流,巩固对中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祖母冯太后的摄政下,先后开始了仿效汉制的一系列改革:

①政治上在基层实行“三长制”。

②经济上推行“均田制”。

③文化习俗礼制上推行汉化政策:孝文帝自幼受冯太后影响,博学善文,具有良好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他毅然将都城南迁至洛阳,随即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此外,还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不仅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民族性格对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而且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为汉文化广泛吸收。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胡族的生活习俗更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胡乐、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1)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B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都长安,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 隋炀帝杨广被杀,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9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

制度规定,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隋称内史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事无不总”。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管理官吏考核任免、户籍财政、礼仪科举、军政、刑罚、工程营建等具体事务。(六部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唐朝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2)科举制 A

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演变:

先秦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秦朝实行军功爵制,汉代实行推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并沿用到清末(1905年)。

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总之,科举制度,打破了秦汉以来的推荐方式。冲击了门阀士族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 A

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2)唐蕃关系 A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他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3)开元盛世 A

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因其前期年号开元(713—741),被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唐朝社会走向鼎盛。玄宗后期,唐王朝由盛转衰。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A

“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的贸易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翻越葱岭,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对巩固唐朝的边防和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这条中西交通要道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它架起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0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文化随之向西传播。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都长安: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城内分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京城是居住区和商业区。商业区有东市和西市,市里有许多店铺、茶肆、酒馆和旅社,有200多个行业和几千家店铺,商业非常繁荣。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各国人士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 (2)遣唐使 A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第三分册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1)北宋的建立 A

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建立后,先后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却长期与辽、西夏以及后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2)文官体制 B

①原因: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避免重演。 ②内容: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军事上的措施:

中央: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枢密院长官一般由文官担任;挑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

地方: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 ◆政治上的措施: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内容:

①防范武将专权,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形成了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

②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制度。

影响:消除分裂割据的隐患,有利于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现象,最终形成了北宋“积贫”局面。

第18课 北宋中期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 A 背景:

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在“三冗”的消耗下,北宋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内容: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以富国强兵为号召,推出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以及科举新法等改革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王安石的理财是其改革重点,也是遭到批评攻击的对象。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1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1)宋、辽、西夏鼎立的局势 A

辽的建立: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称帝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辽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占有“燕云十六州”。

澶渊之盟:宋初与辽发生多次战争,直到1005年订立澶渊之盟后,双方之间的战争状态才告结束,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在与宋、辽之间的和战关系中,形成了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2)靖康之变和南宋的建立 A

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靖康之变和南宋的建立:1127年,金军攻入宋都开封,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同年,南宋建立,偏安东南。 (3)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A

在南宋与金对峙时,北方的蒙古迅速崛起。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为全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先后灭西夏、金,通过对外扩张,发展为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

元朝建立: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号“大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南宋灭亡。

第2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1)海上丝绸之路 A 背景:

①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②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③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④造船业发达和航海技术提高 表现:

①南宋时,出现广州、泉州、明州三大外贸港口。②官府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③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④宋代的海外贸易,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输出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⑤以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等50多个国家。

影响:

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第2l课 辉煌的科学技术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A

北宋中期,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的发明,整整早了四个世纪。元朝时还有木活字记载,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架。13世纪活字印刷东传朝日、西传中亚、波斯和日本。 (2)火药武器发明、使用及其影响 A

北宋初年火药广泛使用于战争,灭南唐时用过火炮、火箭,以后又有火球、火蒺藜。以后又发明了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元、明时期出现了金属管形火器铳和炮。13世纪,火药随蒙古西征外传。 (3)《梦溪笔谈》 A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第22课 元朝的统一

(1)行省制度 B

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制度。除“腹里”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2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2)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A

吐番作为特别地方行政区,由中央的宣政院兼管,西藏自此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域。元朝后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第23课 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1)明朝的建立 A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为明太祖,同年灭元。 (2)内阁制度 B

①废丞相:朱元璋即位后,为稳固统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皇权。他废除元朝以来的中书省和丞相之职,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听命于皇帝。 ②设殿阁大学士: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

③内阁制度:明成祖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是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实质上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

第24课 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1)清的建立 A

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后,于1616年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满清势力占领了山海关外的东北全境,正虎视眈眈窥测中原。

(2)清军入关与明朝灭亡 A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1644年,清军占领北京后,清朝取代明朝入主中原。随后,经过十余年的战争,清朝陆续平定了各地的抗清活动,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第25课 康乾盛世(上) (1)军机处的设立 B

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权稳固,社会稳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上也有所建树,后人誉为“康乾盛世”。 ①清初:中央政府仿效明朝设置内阁,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另有源于满族旧俗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成员多为手握兵权的满族王公贵族,决定军国大事,皇帝也无法轻易改变,皇权因此受到一定制约。

②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召亲信翰林学士入内值班,希望对权势过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加以钳制,并将内阁部分职权归于内廷,但实际作用有限。 ③雍正帝时:创设军机房。

◆职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主要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大臣充任。

◆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

④乾隆帝时:加强军机处的职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至此,皇权空前加强。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2)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A

A.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迫使俄国同意和谈,随后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此后这一地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B.清朝巩固对西北统治:清初蒙古准噶尔部控制天山南北,反复叛乱,历经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平定。随后乾隆帝又出兵平定了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军政。

C.清朝加强对西藏治理:雍正时派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帝进一步提升驻藏大臣职权,并实行金瓶掣签制度,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3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D.统一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郑氏政权统治台湾20余年;康熙中期,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驻军守备。

第26课 康乾盛世(下)

(1)社会经济的繁荣的诸种表现 A

①原因:康、雍、乾时期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表现

◆农业:南方多种双季稻,番薯、玉米引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桑、茶、棉、甘蔗、蓝靛、烟草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

◆手工业:农村家庭手工业绩麻、纺纱、织布、养蚕、缫丝不断推广,江南、四川、福建、山东、湖广等地尤为发达,湖州丝、松江布行销国外。

◆商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促进各地商业繁荣。 (2)《四库全书》与文字狱 A

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止学者开设书院、集会和结社;大兴文字狱;禁毁书籍和石刻等。

第27课 明清对外贸易

(1) 朝贡贸易的特点 B

①“朝贡贸易”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 ②外国公使来华朝贡的贡品朝廷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

③附带的货物,由贡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国内居民在官方监督之下与之交易。 ④对贡舶来华的贡期、贡道、般舶数量和朝贡人数等有具体规定。 总之,政府严格限定,薄来厚往,重政治,轻经济。 (2)从海禁到闭关 B

为了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戒备西方势力的威胁,加上自大、保守的心态,①清初颁布迁海令,山东以南沿海居民被迫内迁。②康熙时,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晚期收缩外贸路线。③乾隆时,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广州一口通商。④清朝中期,严格限制外商来华,国门关闭更加紧密。

认识: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定的防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它不可能从根本上阻止外来的侵略。

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国正常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不利于中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和学习世界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闭关锁国政策窒息了中国的学术思想,使中国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因此,18世纪末,由于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

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1)西学的传入A

16世纪中叶,欧洲耶稣会士相继来华,一种新颖异质文化由此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至明亡前夕,中国教徒人数增至近4万,其中著名人士包括徐光启、李之藻。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华。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成为第一部翻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耶稣会士在传播基督教神学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其中引入的专著有《泰西水法》和《远西奇器图说》。徐光启、李之藻借鉴西方历法和天文仪器,与耶稣会士一起完成了《崇祯历书》。

西学的传入使不少中国人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现状进行反思。

早期的西学东渐特点

第一、早期的西学东渐规模不大、范围不广,仅集中在一些士大夫中间。第二,持续时间有限,开始于16世纪后期明万历年间,至17世纪清朝前期结束。第三,在西学的内容中缺少当时西方兴起的人文主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4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义思想、新教思想和政治制度内容。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 C

利:①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弊:①极易导致暴政、腐败,以至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焚书、坑儒,开历代思想专制的恶例,春秋战国以来蓬勃生动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说,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其承担着两方面的国家职能:一方面压迫、剥削、镇压人民,另一方面也起着组织公共事务的职能。它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这种制度又往往取决于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因为皇帝个人因素对政局影响巨大,历史上在统治集团内部出现的各种矛盾斗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外戚干政等)可以说都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副产品。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也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

第四分册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前提条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社会基础:封建贵族丧失昔日权势,不得不依靠王权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型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希望王权,能改善生存环境

形成: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意义:英法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专制君主颁布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新航路的开辟 B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条件:

①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黄金是主要的货币,西欧黄金产量有限,又在与东方贸易中出现逆差,致使黄金和白银外流,市场上货币普遍短缺。

②东西方贸易使西欧人对东方物产有所了解,《马可﹒波罗》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 ③奥斯曼帝国崛起,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④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⑤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也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15、16世纪由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从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支持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支持达·伽马抵达印度;西班牙支持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改变了世界面貌,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5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2)早期殖民扩展与掠夺 A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的殖民国家,紧随其后的是英、荷、法等国。

殖民后果: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1)意大利文艺复兴 A

14—16世纪,西欧出现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文艺复兴最先从意大利兴起,之后席卷西欧各国。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复兴”只是旗号,本质是反对天主教神学,为资本主义发展造舆论。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 (2)马丁-路徳宗教改革 A

背景:16世纪,西欧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罗马天主教会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新兴资产阶级和社会其他阶层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

导火线:教会出售赎罪卷。 发源地:德国。

先驱:马丁·路德。

性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的意义

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5课英国革命

(1)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B

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鼓吹“君权神授”,宣称国王作为上帝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他们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1660年,查理二世回到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复辟后的斯图亚特王朝竭力恢复君主专制,对参加革命者反攻倒算,激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1688年,他们迎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国国王,废黜詹姆士二世。此次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

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等权利。1701年,议会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 启蒙运动

(1)启蒙思想家 B

这场运动最初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等,18世纪后发展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其中以法国的启蒙运动声势最大,影响最深远,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

启蒙思想家们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2)批判君主专制 B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6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则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专制统治则侵犯了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的这些权利。 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问题上,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度”。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3)宣扬自由和平等 B

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但要“受法律支配”。同时积极提倡平等,认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两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力。 启蒙思想影响:

猛力冲击了封建势力,传播了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了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1)独立战争的开始 A

“列克星敦枪声”:1775年4月19日,英军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与当地的民兵组织发生武装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2)《独立宣言》 B

1776年7月4日,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它宣布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是天赋人权,建立政府就是为了保证这些权利;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政府损害了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改变或废除它。宣言历数了英王在北美殖民地的暴政和罪行,向世界宣告: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独立宣言》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的思想,论证了独立战争的正义性,为殖民地寻求独立找到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2)联邦制度的确立 B

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制度不适应美国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美国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了《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联邦体制的内容:

①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

②新的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直接任命,任职终身。

美国联邦制度确立的意义:

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8课 法国大革命

(1)三级会议的召开 A

18世纪晚期,国王路易十六不理朝政,统治阶层挥霍无度,农业歉收等,法国政府财政陷入崩溃状态。为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决定召开三级会议。而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 (2)大革命的爆发A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控制了国家政权。 (3)《人权宣言》 B 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又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言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人权,承认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家采取代议制的组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7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织形式,实行三权分立。《人权宣言》集中表达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阐明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基本原则,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特权制度。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因而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

1791年,制宪会议又通过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史称1791年宪法。法国实施君主立宪政体,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 (4)拿破仑称帝 A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开始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

(5)《法国民法典》 B

为巩固统治,拿破仑建立中央集权制,并且颁布《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随着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他在占领地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

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孕育 B

工业革命主要是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中叶完成。

工业革命是在多种因素合力推动下发生的。①英国君主立宪制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②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③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④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成为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⑤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劳动分工与技术条件。

(2)蒸汽机A

工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首先启动于棉纺织业: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771年,阿克莱特的建立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开始;1782年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同时也促进的煤炭和钢铁生产与应用,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汽船、蒸汽机车和铁路的问世。19世纪中期英国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标志着工业革命完成。 (3)“世界工厂”A

1860年,占世界总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占世界总量50﹪的工业品,成为“世界工厂”,为英国在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4)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B

①生产力快速发展: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②社会经济形态变化: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

③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不断扩大;

④阶级关系变化:形成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劳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⑤社会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化趋势及生活节奏加快、教育普及、生活质量总体提高。 ⑥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欧美国家也开始迈上了工业化道路。 消极影响:工业社会时代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第10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 B

①产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英国的工厂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到19世纪中叶,工厂已经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②特点: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有条不紊地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③意义: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按照生产流程,制定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经营管理规章,提高生产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8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及,有力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11课 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

(1)“血汗工厂” A

①原因:工业革命促成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空前增长,社会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可并没有使所有人都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相应成果。

②表现:工业革命的初期,许多工厂通过残酷剥削工人而获取高额利润。工人在监工的监视下,从事高强度的机械化劳动,他们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得不到必要的教育。资本家甚至雇用廉价的女工和童工,来降低生产成本。 (2)社会立法 B

①背景: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②内容:首先从工厂法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

③影响: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虽然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

★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 C

第一,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促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伴随工业化在欧美等地区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最终战胜了欧洲等强大的封建势力,促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执政。美国1861年发生了南北战争,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完全胜利。还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4年~1870年德意志统一战争,1868年日本开始的明治维新等,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二,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且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籍强大的工业力量,借助于先进的交通工具,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或用炮舰政策、或倾销廉价商品、或进行资本输出,建立起西方国家控制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第三,工业革命造成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形成了欧洲和北美控制下的殖民体系。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展开了新一轮殖民扩张,澳大利亚、东南亚、中国等纷纷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十九世纪末,包括非洲在内的整个世界几乎被欧美列强瓜分完毕。

第四,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各国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发展壮大。1848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后,世界工人运动迅猛发展,诞生了巴黎公社等。

第五,随着欧美列强在全球的扩张,也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带去了工业化的讯息,带去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共和等思想,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社会变革。如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等开眼看世界,60年代的洋务运动等。

第12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共产党宣言》 A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即《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第14课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南北战争 B

美国工业革命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在东北部地区展开。初期以棉纺织等轻工业为主,主要仿制英国机器,不久开始独立设计和制造新机器。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扩展,使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南北战争: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和奴隶制存废的矛盾。1861年南方宣布脱离联邦,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1863年的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成为战争的转折点,1865年4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19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德意志的统一 B

19世纪中叶,随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从1864年到1870年先后通过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于1871年宣告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诞生。

德国的统一结束了中世纪以来的分裂、割据历史;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保留了君主政体,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

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 (1)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及影响 A

17世纪的沙皇俄国同英、法等国相比,经济和社会处于落后状态。1689年,年轻的彼得一世掌权,为使俄国强大起来,他效法西欧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俄国在摆脱落后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还加强了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但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度不但没有受到触动,反而得到强化。 (2)废除农奴制 B

背景:自17世纪下半叶,俄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新现象。手工工场开始建立,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全俄市场逐渐形成。但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农奴制的压抑和束缚,发展缓慢。到19世纪,没落腐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

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也面临空前的政治危机。废除农奴制遂成当务之急。

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农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法令还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办法。

影响: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上19世纪80年代一度停顿,在俄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B

①倒幕运动:由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19世纪中期,日本不断发生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西南各藩武士提出“尊王攘夷”口号。1868年1月,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建立新政府。

②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开始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内容包括:

◆政治方面: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了各地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

◆经济方面: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并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撤除关卡、行会,允许人民自由择业,同时鼓励工商、嘉奖贸易。

◆教育方面:推行教育改革,大办近代学校,引进欧美科技。 ◆社会风俗: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

◆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度,加强军事力量。

③影响:明治维新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日本积极展开“修约运动”,废除了幕府时期和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天皇制度下仍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0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力时代的来临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欧美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政局相对稳定;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主要国家都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积累了进一步创业的资本;科学理论的突破和技术发明、创新,也为新的的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电力时代:电机的发明和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19世纪60至70年代,发电机诞生并不断得到技术改进,19世纪末电作为新能源逐步推广应用于工业、城市公用事业及大众日常生活,电力时代到来。除了电机的发明和运用,钢铁冶炼技术的飞跃,使钢材成为风行世界的新材料;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工业的诞生和迅速崛起,也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工业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工业部门。 (2)大企业与垄断资本 B

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也日趋激烈,资本集中程度也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巨型企业与垄断资本。

影响:大企业和垄断资本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的表现。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埋重要原因。

第19课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1)资本输出和全球扩张 B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后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英国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法、德紧随其后。资本输出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活动注入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 全球扩张:西方国家在近代早期殖民扩张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金融制度和世界贸易体系,在资本输出的强大推动下进行的新一轮全球性殖民扩张。 (2)列强瓜分世界A

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其中非洲、中东以及东亚的太平洋地区成为欧美争夺的焦点。

英、俄、法、日等列强还在中国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力求“利益均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英、俄、法、德、美、日是六个最主要的殖民大国,其中英国是头号的世界殖民大国。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引发地区冲突的根源,也是引起世界范围大规模战争的祸根。

第五分册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虎门销烟 B

①战前中英两国的形势:

中国:“康乾盛世”后,清王朝逐渐衰落。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危机四伏。统治者仍沉醉在“天朝上国”迷梦中,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英国: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它在远东地区的主要侵略目标。

②鸦片走私:

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英正常贸易中国一直处于出超的地位。为了攫取暴利,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英国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于1840年6月发动鸦片战争。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1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1839年底,林则徐奉道光皇帝命令到广州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次年6月将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壮举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2)《南京条约》 B

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入南京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842年8月签订。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的影响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此后的百年间,在列强的威逼之下,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迭遭破坏,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3)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B

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地作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对外开放。凭借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列强除了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外,还争相通过通商口岸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业产品。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主张,是鸦片战争时期强国御侮的时代强音,也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自此,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修约”交涉 B

①鸦片战争后,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战争借口:

英国:1856年“亚罗号事件” 法国: “马神甫事件”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并闯入圆明园,在掠走园中大量奇珍异宝之后,又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2)《天津条约》、《北京条约》B

《天津条约》:1858年与英、法、俄、美签署。主要内容: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北京条约》:1860年与英、法签署。主要内容:《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以上两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2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A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廉价商品大量涌入,破坏了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和传统手工业,加上清政府的大肆搜刮,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洪秀全在广西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1851年1月,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2)洋枪队 A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上海地方官绅与英、法侵略者相互勾结,组织“洋枪队”抵抗太平军。太平军与“洋枪队”屡屡交手,取得了多次胜利。 (3)湘军与淮军 A

清政府重用曾国藩,主要依靠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建立淮军与湘军一起镇压太平军。

第4课 洋务运动 (1)总理衙门的设立 A 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炮利的威力,深受刺激。战后,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和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一些中下层士绅也主张效法西人,取其所长,以求自强。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其代表人物,在朝廷有奕、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如外交、通商、关税、海防等,后来又逐渐扩展到购置舰船、设厂、开矿、筑路、派遣留学等,权力很大,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B

洋务运动的范围很广,包括兴办近代工矿企业、编练新式陆海军、设立学校、派遣留学生等。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以“求强”为主,重点是“练兵制器”,旨在学习西方的军工制造及其科学技术,以增强军事实力;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着手兴办厂矿、铁路、航运、电报等民用工业。此外,还通过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等方式,积极培养洋务人才。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为了增强军事力量,自70年代起,清政府在洋务派的推动下开始整顿海防,筹建新式海军,80年代逐步建立了北洋水师。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还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1862年,在奕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聘请外国人为教习,教授英、法等国文字,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培养了一大批外语、科技军事人才,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

洋务派还积极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1872年,曾国藩派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此后,又连续派遣了三批幼童赴美。

结果和影响:

甲午战争击碎了洋务自强的美好憧憬。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很多弊端。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3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甲午战争的时间 A

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突袭中国运兵船,进攻牙山清军,挑起了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 (2)《马关条约》 B

1895年4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 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 亿两;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 的签订,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原有均势,损害了其他列强的利益,在德、法、俄三国干涉下,日本被迫退还辽东半岛,又索取了3000万两赎辽费。 影响: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7课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A

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与日本议和,请求变法。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时务报》与《天演论》 A

《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刊,以“变法图存”为宗旨,鼓吹维新,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

《天演论》:严复在十九世纪末翻译的第一部西书,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倡导维新变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在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3)百日维新的内容 A

光绪帝接受了康有为等维新变法的主张。从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三个多月中陆续颁布了100多道新政诏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推出改革的措施。主要内容有:①政治上: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②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③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④文教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

变法的失败

原因: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结果:

◆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搜捕维新派,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杀,称“戊戌六君子”。

◆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废除。 (4)戊戌变法的意义 B

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4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1)瓜分狂潮A

1898年,德国“租借”胶州湾,把山东化为势力范围,首开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恶例。随后,俄、英、法、日等国纷纷效仿,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和扩大其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向英、俄、德、法、日等国提出照会,承认各国在华的“租借地”、势力范围和所有既得利益,同时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其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A

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行径激化了民族矛盾,在山东、河南、直隶等地的下层民众,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抗击八国联军。1900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3)八国联军侵华A

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其在华利益,组织联军侵华。西摩率领的联军一度在廊坊、杨村等地,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沉重打击,但不久八国联军攻陷了天津、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4)《辛丑条约》 B

1901年9月,李鸿章、奕劻与英、法、美、俄、德、日等11国公使签订。条约规定: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 . 5 亿两,分39 年还清;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

◆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人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辛丑条约》是继《马关条约》之后又一个及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C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战后,英、美、法等西方国家迫使清政府订立的《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丧失国家独立地位,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大门进一步向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敞开,领土主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近代以来最为苛刻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此后,日本成为近代中国最凶暴的敌人,中国更深地陷入半殖民地的泥潭。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破坏,主要表现:第一,迫使中国赔款、割地、提供“租借地”,对中国人民进行赤裸裸的野蛮掠夺,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第二,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中国关税主权与海关行政管理权,给予列强种种经济特权;第三,践踏中国司法、领海主权,在华驻军,迫使中国废弃国防。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将列强的侵略要求合法化,成为列强向中国掠夺领土、勒索赔款、攫取特权的合法依据。不平等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

客观地说,国外的侵略加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消亡,加速了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但是,国外的侵略者的本意并不是要给中国送来近代文明,而是要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这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对中国的掠夺给中国的经济也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这是其消极方面。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5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9课 清末新政

(1)新政的举措 A

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后,清政府已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1901年初,西太后颁布变法上谕,开始“变法”,至1911年清王朝覆亡为止,清政府陆续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清末新政”。主要措施: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改革政治制度等。这些措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2)“预备仿行宪政”A

在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一些官员们推动下,1905年清政府派端方等五大臣赴欧美、日本考察宪政。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仿行立宪”,从改革官制入手,并成立“编制馆”,逐步推行进行改革。但由于清政府对立宪缺乏必要准备,又不愿让权于民,官制改革没有多少实质性变化。 (3)“皇族内阁”A

清政府在内外压力下,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还先后在各省成立咨议局,在京成立资政院,缩短预备立宪限期。到1911年5月清政府组建“责任内阁”时,由于皇族占多数而被称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违背了立宪精神,暴露了清政府假立宪真专制集权的骗局,引起各界的失望和愤怒,这也是导致辛亥革命的因素之一。

第10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A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选择了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2)同盟会的成立 A

1905年,孙中山倡议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民报》发刊词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简称“三民主义”,这是当时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同盟会所确定的“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同盟会成立为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3)武昌起义 A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积极开展各项革命活动。他们一面大造革命舆论,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一面分派会员回国,在各地建立革命机关,联络会党和新军,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尽管多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扩大了革命党人的影响。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率先起事,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不久,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全国纷纷相应,清廷迅速土崩瓦解。因这一年为农历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 (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A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

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1911年12月下旬,在南京开会的独立各省代表推举刚从海外回国的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临时参议院。

3月,孙中山颁布了有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②清帝逊位与袁世凯就任总统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被迫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以应对危局。袁世凯上台后,一面组织军队向南方革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6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命力量发动进攻,一面又派人南下和谈。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表示,只要袁世凯真心赞同共和,待清帝退位后就推举他为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落入了袁世凯之手。 ③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清朝,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创建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没有根本性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了革命的基本任务,辛亥革命是反封建的,并且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所以它是成功的。

辛亥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作为社会革命,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得到根本变革,社会未发生质的飞跃: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得以彻底改造,中国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地位,革命的预期目的并未实现,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

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的嬗变,以及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中国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学源源而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倡导“中体西用”到输入进化论,再到主张共和革命,中国的思想变革由浅人深,逐次递进。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进入近代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形式(机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新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新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新学制的建立,使新式教育得以迅速推广。近代科技的引进、西学书籍的大量翻译出版以及报刊业的繁荣,在传播西学新知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交通、通讯手段的改进,民间社团的兴起以及社会习俗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经济、政治的变革,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的嬗变,推动着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

第12课 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A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大战全面爆发。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13课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B

巴黎和会:1919年1月到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巴黎召开的和平大会。史称“巴黎和会”。美、英、法三国主导了和会进程。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世界和平的“十四点原则”,呼吁建立国际组织;英国坚守传统外交思想,维持霸主地位和欧陆均势;法国力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确保欧洲大陆的霸权。会议最后通过了对德和约。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7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与会国在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签订对德和约。和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第二部分是对德和约。和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全部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巴黎和约与凡尔赛体系:战胜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总称《巴黎和约》,构成了决定战后国际格局的“凡尔赛体系”。

国际联盟: 1920年1月成立,主要机构是国联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但对大国缺乏制约力,30年代后期名存实亡。 (2)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B

华盛顿会议:一战后,英国、美国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美国于1921—1922年发起召开了有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九个国参与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中国的部分权益收到保护,但中国政府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及关税自主等要求未被采纳。

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的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

(3)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起新的国际格局。在这一体系中,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动,世界局势暂时得到稳定。

经过一战,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英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本土与自治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殖民体系渐趋瓦解。为挽救颓势,1926年,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自治领与宗主国以“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决议,英联邦正式形成。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20世纪初所确立的世界新秩序,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所维持的和平局面只是短暂的“休战”。

巴黎和会所建立起来的凡尔赛体系由于美国拒绝参加国际联盟,使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缺少了足够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支持。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和会之外,以德国为首的各战败国也被剥夺了发言权,两国都对凡尔赛体系持敌对态度。同时,战后德国的赔款问题几乎陷入僵局。这一切都使凡尔赛体系刚刚建立就面临严重的挑战。

列强在欧洲的关系得到调整后,它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冲突就突显出来。1921~1922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九国会议,建立了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列强在远东太平地区的相互关系,列强在划分亚太地区利益基础上建构起一个“新秩序”。华盛顿体系既弥补了巴黎和会在建立一个全球性国际体系方面的不足,也反映出随着全球联系的日益密切,过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得到改变。

由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依照大国意志建立起来的,这样的世界格局只能维持短暂时稳定,人类社会依然面临下一场战争的威胁。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A

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6日)晚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1)社会习俗的变革 A

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要求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和偿女权等方方面面。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与进步。 (2)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A

二次革命: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孙中山号召革命党兴师讨袁,发起二次革命。7月李烈钧在江西宣布举兵讨袁,安徽、上海、广东等地相继响应。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8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护国运动: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蔡锷在云南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死去,护国运动取得胜利。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新青年》A

新文化运动:民国初年,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主张用民主来反对专制独裁,用科学来破除盲从和迷信;主张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新青年》: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并于1917年初迁至北京。《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文学革命A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由此掀起了文学革命。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了新文学的生命力。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五四运动 A

1919年1月,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消息传回国内,群情激愤。1919年5月4日,3000多北京学生集会、示威游行,要求拒签和约、惩办亲日派官员,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并很快波及全国。6月,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

北洋政府迫于压力罢免了亲日派官员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确立党的名称、纲领,并选举陈独秀为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开始及成果 A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从广州出发北伐。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1)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A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镇压工农运动。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2)改订新约运动 A

1928年6月后,国民政府与美、英、法等国进行谈判,重订新约,规定: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该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29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及后果 A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路,诬称东北军所为,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史称“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全境沦陷。1932年3月,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第27课 l929一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股价暴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生产下降幅度大,危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经济危机的影响 A

①经济上:经济衰退明显,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运行中的重大缺陷,动摇了一站之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大规模的社会混乱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右翼极端主义势力突起; ③思想上:对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也随之蔓延。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1)国家调控经济 B

新政特点:推行国家对社会经济涉过的干预和调控。 具体措施: ◆规范金融秩序

罗斯福政府承担起规范金融秩序的责任。政府整顿金融业,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率,增强资金流通,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

为解决大规模失业的问题,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政府组建民间自然资源保护,吸收大量难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工程。此外,政府还成立民间工程署,以完成工程计划与支付工资。

◆复兴工业

政府还着手调整工农业生产。在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

◆调整农业

在农业方面,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结构。 (2)社会保障措施B

目的 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 措施 首先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 《 社会保险法 》 ,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 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 协调劳资关系 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 ,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 政府还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开始推行,直到1941年结束,主要内容可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改革(Reform)。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0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出了经济危机,并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1)墨索里尼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A

战后意大利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墨索里尼借助巴黎和会引发的民族主义浪潮发起法西斯运动,在国王支持下,于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2)二二六事变与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A

一战后,日本出现了法西斯思潮,在解决世界经济危机(又称昭和恐慌)过程中,增强了军国主义势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军方法西斯势力增强的表现,1936年二二六事变后,军部确立统治地位,标志日本法西斯统治建立,1937年,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3)纳粹体制的特征 B

纳粹体制特征: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

表现:政治上,确立一党专制元首独裁;经济上,推行“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社会政策上,实现全民就业,强化社会统制;军事上,1936年后,德国经济进入战时轨道,启动“四年计划”,重点发展军工;民族政策上,宣扬民族共同体理论,推行排犹政策。

第31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第3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A

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随即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

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

1941年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提出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苏联随即表示赞同。10初,苏、美、英缔结三国协定,美、英两国扩大对苏援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多国家参加到反法西斯战争中。经罗斯福提议,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力量和经济资源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确保彼此合作,并保证不同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此后,又有21个国家陆续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开罗宣言》 A

1943年11月美苏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时发布,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

(3)德国和日本的投降 A

1945年4月下旬,美、苏两军会师易北河,4月30日,希特勒自杀死,5月8日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欧战胜利后,盟军加大对日本攻势,8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军进攻朝鲜和中国东北,中国军队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六分册

第l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间 A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将士还击,史称“七七事变”。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A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1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向蒋介石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8月,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淞沪会战与上海沦陷 A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坚决回击,淞沪会战开始。这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它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4)南京沦陷与南京大屠杀 A

1937年11月,日军侵占上海后,分兵三路,西进围攻南京。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日军进入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焚烧、活埋及用其他方法杀害者,达30万人以上。除了屠杀,日军所到之处,强奸妇女、焚毁房屋,抢劫掳掠,无恶不作,其凶残的法西斯暴行引起了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

第3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的召开 A 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主要内容: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中共在毛泽东旗帜下,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6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

(1)三大战役 A

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战场首先展开了战略决战。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初,以徐州为中心,在碾庄、双堆集、陈官庄歼灭大量敌人,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少胜多的决战,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战役:1948年11月底,在华北将敌人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重要城市。在人民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和天津之后,北平国民党守军将领傅作义率军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1948年9月~1949年1月,发动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4万余人,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2)渡江战役与南京、上海等地的解放 A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兵分三路,强渡长江,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统治。5月27日,上海解放。

第7课 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等国陆续召开一系列大国会议。雅尔塔会议确定了联合国章程,决定德国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美、英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并满足苏联在远东势力要求。通常把这一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达成的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它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但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为满足大国利益损害相关国家利益。

(2)联合国 A

1944年的敦巴顿会议决定,把未来的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确定了联合国的组织章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的宗旨为“和平、友好、合作、协调”,总部在纽约,下设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六个主要机构。

(3)布雷顿森林体系 A

1944年7月,为重建世界经济体系,各国根据美国方案制定《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2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的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雅尔塔体制

(1)背景:

①“二战”后期,为彻底打败和消除法西斯主义及安排战后世界,1943—1945年同盟国大国先后召开了雅尔塔等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协定,其有关内容构成了雅尔塔体制的基本内容。

②西欧各国普遍削弱,其中德国法西斯势力被打垮,英法被严重削弱。

③战后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膨胀,世界霸主地位确立;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威望提高,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成为雅尔塔体制的操纵者,双方的矛盾和分歧,在雅尔塔体系中充分体现出来。

因此,也可以说,雅尔塔体制是二战后期和战后大国之间相互争夺、对抗和妥协的产物。 (2)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处置法西斯国家,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制。 (3)基础:美苏实力均势。 (4)内容:

①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

②重新确立战后欧洲的政治版图。

③重新划分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区的疆界。 ④建立联合国等。 (5)评价:

雅尔塔体制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对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烙印,因此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6)认识:

①这个体制是美苏互相让步、妥协的产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产物,起到了将二战所造成的力量对比的既成事实固定下来的作用。②体现了强权政治的特征。③反映了美苏矛盾将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将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④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西欧则从属于美国。

第8课 美苏冷战的开始

(1)冷战的序幕与开始 A

序幕——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1947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洲的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于共产主义的挑战。冷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开始——杜鲁门国情咨文: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正式发表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的目标。这一对外政策被称作“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 A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

1947年,苏联为阻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提出了“莫洛托夫计划”,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在此基础上,1949年,经互会成立。

(3)北约;华约 A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此后,北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全球争霸的工具。

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3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4)柏林危机 A

二战结束后,苏、英、美、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8年春夏之际,西方占领当局宣布在西占区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苏联随即以保护苏占区经济为由,切断西德和柏林的交通,对西柏林实施全面封锁,由此形成了“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虽然结束,但德国的分裂已成定局。1949年9月,(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同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统一的德国再次出现了分裂的局面。

第10课 大国关系的重组

美苏争霸的重要史实 A

战后美苏关系始终处于国际政治舞台中心。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遏制苏联,迫使苏联在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中以退让而告终。(美国占优势、苏联占劣势)

70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上升,陷入越南战争中的美国不得不采取战略收缩。(美国守势、苏联攻势) 80年代,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强化军备竞赛,苏联因经济发展停滞,军费开支沉重,转而全面收缩。(美国强势、苏联弱势)

两大阵营的结构性变动既削弱了美、苏两国的对内控制力,也直接影响到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进程,并促使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的转型。持续了40年之久的冷战终于走向尽头。

第11课 冷战的结束

(1)东欧剧变和德国统一 A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单方面裁军,并宣布不干涉东欧各国事务。这给东欧各国提供了摆脱苏联控制的条件。1989年,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国内政权更迭,并相继脱离苏联集团。

1989年下半年,民主德国出现了动荡局势,执政党无法控制局面。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公布了关于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苏联的不干预态度也推动了两德统一的进程。1990年10月3日,德国最终实现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德国的分裂是雅尔塔体制的结果,德国的统一则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随后,以苏联为中心的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相继于1991年6—7月解散。但北约仍然保持,而且在日后不断东扩。

(2)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A

戈尔巴乔夫改革冲击了苏联体制中高度集权的弊端,却没有及时建立其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苏共的领导地位与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不断受到地方势力的挑战。1988年以后,一些加盟共和国要求独立。1991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后局势更加恶化,苏共宣告解散。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第13课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1)煤钢联营A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联合经营法、德企业的计划,史称“舒曼计划”。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港联营条约》(又称《巴黎条约》),决定把各国的煤钢工业至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煤钢联营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联合在一个组织之内,由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这本身就促进了法德和解,保证煤、钢资源不再用于军国主义目的,从而为西欧的政治与经济是吸纳进一步融合做好了准备。

(2)欧洲共同体成立 A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三个组织合并,取名“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4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开启了西欧国家一体化的进程,欧共体的成立有助于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3)欧盟与欧元 B

欧共体政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但在1991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2个成员国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决定把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成员国同意把一部分国家主权让渡给欧盟,执行共同的经济、外务和防务政策。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到2007年欧盟扩大为27个成员国。

1995年,马德里会议决定欧元将成为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1998年,11个欧盟成员国(英国除外)成为首批欧元国。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6个月后,欧元国的货币停止流通。现在,欧元已经成为居美元之后的第二位的国际货币。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

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稳定发展,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西欧一体化进程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它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成功范例,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第14课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

(1)东盟 A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各国(地区)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协同与合作。1997年底,中、日、韩三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建立了“10+3”合作模式。 (2)石油输出国组织 A

目的:争取民族经济独立,加强对石油生产和出口的控制权 成立时间:1960年

成员国: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拉美委内瑞拉

简称: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内容:成员国相互协调石油政策,以集体行动对付西方国家

意义:石油成为成员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提高国际地位的主要手段

石油经济发展模式的风险:单一的石油经济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产油国目前正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多样经济

第15课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性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其性质 A

1994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从1995年1月起,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世贸组织有五项功能。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该组织。

第16课 新中国的诞生

(1)《共同纲领》B 时间:1949年9月

任务:制定共同纲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 主要内容:

a、通过《共同纲领》;b、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改名北京;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d、决定在全国人大召开前由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共同纲领》: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5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国内: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内外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历史,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国际: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土地改革 B

1、 背景:解放后,拥有3.1亿人口的广大新解放区尚未实行土地改革,占农村人口90%的无地少地农民受地主剥削,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事关亿万农民的大变革。 2、 开始: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3、 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 完成:1952年9月,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外,全国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

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完成土地改革的农业人口已占全国农业人口的90%以上。

5、 意义:

(1) 土地改革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的斗争,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

变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工

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2) 土改中形成了有组织的阶级队伍,为中国共产党完成对旧乡村改造、巩固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3)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第18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化三改造 A

1、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的总路线。 (1)时间:1953年制定

(2)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

(3)一化:

A、实现途径: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B、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1953年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提前完成一五计划,建立起一批现代骨干企业、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C、意义: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初步改善了旧中国工业过于集中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 (4)三大改造:

A、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就是把资产阶级、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B、完成时间:1956年

C、意义: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 A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大跃进”:在总路线指导下,随后全国城乡展开了以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大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6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跃进”率先从农村开始,其特征是放高产“卫星”。同时,全国城乡掀起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人民公社: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也进一步加强。北戴河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会问题的决议》,很快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

以上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成为指导这一时期工作的“三面红旗”。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第21课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A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的灾难。

第2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A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随即,全国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拨乱反正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 时间:1978年12月; 主要内容:

(1)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新时期改革、建设的指导思想。

1987年,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这一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23课 改革开放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部分农民自发地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1983年,中央作出决定废除人民公社体制。199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写入宪法,作为农村基本经营管理体制肯定下来。

(2)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的建立 A “经济特区”:

(1)第一批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特点: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1)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7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浦东开发开放的时间:1990年4月

第24课 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的提出A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其基本内涵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A

香港、澳门问题都是旧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根据“一国两制”方针,1984年和1987年中国政府分别与英国、葡萄牙签署《联合声明》,规定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后,先后成立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由董建华和何厚铧任第一任行政长官,实行高度自治。

第25课 初登国际舞台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封锁遏制,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2)万隆会议与万隆精神A

也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会上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推动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使会议取得了成功。会议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导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

第26课 外交舞台的拓展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

建国之初,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蒋介石集团继续占据着联合国的中国席位。直到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驱逐了蒋介石集团在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的代表。

(2)尼克松访华与中美建交 A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虽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不提出异议。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美国在承诺遵守中美建交三原则,即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从台湾撤军,废除同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之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建交A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署《联台声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27课 新时期对外关系 (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8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七分册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1课:先秦儒学与两汉经学

(1)孔孟之道 C

孔孟之道:泛指中国的儒家学说。儒学是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术思想流派。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发展,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春秋时期,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救世主张: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由爱自己的亲人,推而广之;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并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战国时期,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2)儒学经学化 B

西汉时期,董仲舒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天人感应”之说;倡导“君权神授”,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采纳和实行董仲舒学说,设立五经博士,在长安办太学,郡县建立地方学校。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儒家典籍被称为“经”。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

第2课: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B

理学:自宋初开始,儒家学者重新诠释儒学经典,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探讨,创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

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还将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

朱熹:

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发扬“二程”之学,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天理论,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王守仁:

理论体系中“心即理”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心”作为一种精神实体,实际上已被视为宇宙最高本原;核心思想是除人欲、“致良知”。

第5课:儒家文化的传播

(1)辐射东亚A

儒家文化圈的概念:

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因儒学的影响尤为深远,所以也称“儒家文化圈”。 儒学传播的途径:

三国的历代王朝都设立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私人办学也普遍教授儒学;三国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日本学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学中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

(2)远播西方 A

儒学远播西方的过程:始于16世纪;耶稣会士来华后,更对儒家经典进行系统的翻译与西传;进入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39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17世纪后,西方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介渐具规模,译文日益完善;18世纪中叶,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

儒学西传的实例:罗明坚曾向欧洲寄回《大学》、《孟子》的部分译文;利玛窦不仅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西方,还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以很大篇幅对儒学及其社会影响作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金尼阁对“五经”作了部分翻译,刊印于杭州;柏应理在巴黎以拉丁文编著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

第二单元: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第6课 思想潮流的演进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来华西人的逐渐增多和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学再度传入中国,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 解释:面对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要求在保

持中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力师西法”,采西学制洋器,以求自强。

 影响: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洋务派赖以“借法自强”、

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在此口号下,洋务派办洋务,不仅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也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 “中体西用”论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思潮,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它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当时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给清政府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但是“中体西用”论不能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

有力的保障体系和营造宽松的环境,因而丧失了其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进化论的输入 B

背景:

甲午战争以后,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仅在器物层面零零星星地学习西方,并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中体西用”论逐渐被进化论所取代。康梁等维新派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除了从中国儒家经籍中寻找变法依据之外,还积极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吸取和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内容:

1897年,严复在报纸上发表译著《天演论》,将进化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给甲午战后面临瓜分巨祸的中国敲响了警钟。以严译进化论为理论依据,维新派进行了广泛的舆论宣传,深刻阐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上、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 意义:

进化论的输入和传播,为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当时和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

(3)三民主义 B 背景:

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并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掀起了共和革命的大潮。

内容:

1.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明确将反清斗争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起来。

2.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宣传品,猛烈批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积极传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

3.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民报》发刊词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是共和革命的基本理念,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40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7课 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1)“德先生”与“赛先生” B

背景:

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使人们的希望破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引进民主和科学。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初,《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先后加入该刊编辑部或为该刊撰稿,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阵营。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主持下,逐渐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

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在看待客观事物时要运用科学观点、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 意义:

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大力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探求真理的热情,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中西文化论战 B 过程:

1.《新青年》问世后:

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便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

2.五四运动之后:

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完全拒斥外来文化的论调已根本站不住脚。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说,梁漱溟则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更广泛地展开。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积极参加论战,深刻阐明了新文化取代就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 杜亚泉认为,西洋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这两种文明“乃性质之异,

而非程度之差”,而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杜亚泉还指责说,自西方输入的新思想、新文化,破坏了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是非的传统标准,造成了“人

心迷乱”、“国是丧失”、“精神破产”。

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批驳。李大钊一再强调西洋文明比东方文明“实居优越地位”,主张

“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陈独秀更是斩斤截铁地说:“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评价: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第9课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1)李善兰与近代数理知识的传入A (2)商务印书馆与西书的翻译和出版 A (3)《申报》与报刊业的繁荣 A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41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10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A

1881年,唐胥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2)强学会与民间社团的兴起 A

①强学会:1895年11月,在康有为的活动下,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随后,康有为又到上海,成立上海强学会。开启了这一时期的立会之风。此后,各地兴办了几十个学会。这些学会或鼓吹政治变革,或传播西学新知,或致力于风俗改良,对于营造维新舆论、开通社会风气、集聚变法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20世纪初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陆续推出一些改革举措,很多禁令不宣而废,加之全社会“合群”意识的普遍高涨,民间结社立会活动再度活跃,各种各样的社团蜂拥而起。这一时期的民间社团,数量众多,性质多样,功能各异。

③民国以后:民间组团立会活动更趋活跃。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各地出现了许多致力于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谋求改造社会的进步社团。一些自海外归国的留学生还组织了各种科学团体,积极传播近代科学技术。

社团:新民学会、少年中国学会、国民社、新潮社等;中国天文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农学会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中国科学社。

(3)社会习俗的变化 A

背景: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西方文明礼仪的传入,中国人的社会习俗也悄悄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内容: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初等小学男女同校:女权)。 意义:行动方便、卫生;审美情趣的变化;破尊卑等级观念,彰显人格平等。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C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和“晚清、民初”两个时期。前者是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活动逐渐进行的;后者则是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步展开的。“西学东渐”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传教授徒,翻译图书,编辑出版报刊、杂志,兴办新式学堂等

 西学东渐的过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新文化运动。  西学东渐的方面:思想观点、教育、科技、文化、社会生活。

 西学东渐的特点:援西入中;沿海-内地;器物-制度-文化心理。

 国人对西学的反应:被动接受、主动效法、自主选择。  西学东渐的影响:源源而入,节节嬗变。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第15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

设县A

上海地区,在唐朝分属华亭县。此时的青龙镇凭借踞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内航海运的优越条件,非常繁盛。南宋以后在上海浦边,即今十六铺岸边,迅速发展,南宋末年成为上海镇。元代在上海设立市舶司,为当时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元朝1291年因上海的商贸地位日趋重要,正式设置上海县。

第16课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 B

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宣告英租界的辟设。美、法相继辟设租界。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42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租界一开始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华人可以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1853年后,大批难民流入租界,造成事实上的华洋杂居。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不合法地抛开中国政府,单方面修改土地章程,设立租界的“市政机关”,英文成“市政委员会”,中文称“工部局”。工部局的建立以及以后其各种下属机关的陆续设置,最终导致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租界成为了所谓“国中之国”,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第17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民族工业的创建A

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在洋货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世纪80年代,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20世纪30年代中叶的上海跻身于东亚以至世界大都市的行列。此时的上海一方面是外国在华资本最为集中的城市,成为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另一方面也以化工、电气等企业为龙头,成就了繁荣的民族工业。

第五单元:中国史学的发展 第20课: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1)司马迁与《史记》 B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2000余年,历代修史不断,史家辈出,史籍浩瀚。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后人誉为“中国史学之父”的司马迁与他的《史记》。

条件:自幼受到父亲的教育,师从当时著名的学问家董仲舒等,年轻时便通晓当时的主要学问;周游各地,充实了社会阅历;父亲去世后,司马迁受命继任太史令,得以饱览宫廷藏书。

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内容: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叙述了传说中的黄帝至西汉武帝时约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B

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取材: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书名:神宗称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

内容: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北宋建国前的一千三百多年史事,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用为历史的借鉴。

(3)刘知幾与章学诚:唐代刘知畿和清代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两位著名的史学理论家。A 刘知幾:与监修官员意见不合,郁郁不得志,便闭门治学,潜心于《史通》的写作。《史通》对唐以前的中国史学作了系统的考察,阐述了史书体例、编撰方法以及史家著述的原则等。刘知幾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还提出史家“三长”说(史才、史学、史识)。 章学诚:不满乾嘉时代的考据学风,倾心于文史评议。《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研究、品评古今学术的名著。章学诚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他在刘知幾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史德”。 传统史学的特点:

观念:复古、循环。

研究对象:皇族、王朝、英雄人物。 研究内容:政治、军事、外交。

研究方法:史料考证、重在叙史。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借鉴其他学科不多。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43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第21课:史学的转型

梁启超与《新史学》C

传统史学与国家人民的事业毫无关系,不过充当了帝王的“政治教科书”。所以中国古代的史学虽然发达,但国民却未能从中受到教益。梁启超呼吁进行一场“史界革命”,倡仪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梁启超的这两篇文章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对当时的史学变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背景:二十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传统史学也发生了激烈变动,历史学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

标志:1901、1902年,梁启超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对中国传统史学作了激烈的批评。

特点:新史学持历史进化的观点,区别于传统史学复古、循环的观念;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区别于传统史学以皇族王朝为历史重心;新史学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区别于传统史学为帝王个人提供借鉴。

宗旨: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第八单元: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

单元导言:

启蒙运动出现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的17—18世纪。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荷兰。就近代而言,启蒙运动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近代唯物主义的科学文化,促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在18世纪的法国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影响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它高扬理性的大旗,引导人们向现代化社会前进。丰富而深刻的启蒙思想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第30课 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

(1)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B

霍布斯在政治学说上承认人的自然权利,批判君权神授理论,同时又维护君主专制制度。他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出国家的统治者具有绝对权力,他的权力不可分割,不可剥夺。人民对统治者应该无条件服从,因为他是契约的产物,如果反对他,就等于反对自己。霍布斯的理论在于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是英国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的反映。 (2)洛克的分权学说 B

洛克继承并发展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思想,首创政治分权学说。其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政府论》下篇中:国家根据契约产生,政府的职能是保卫人民的自然权利,尤其是私有财产权;国家权力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反对暴政只会导致政府解体,而不会造成国家的解散;洛克思想为英国“光荣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并被法国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

第31课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在批判天主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卓越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成果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前奏。恩格斯称赞他们是“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国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

1.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B

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前期最著名的思想家。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论法的精神》被称为“理性自由法典”。 他的政治法律理论的核心是法律的精神。认为存在一种人的“根本理性”,人类的法并不服从于神,而是遵从理性。

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欣赏“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汲取洛克的分权思想,明确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44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2.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泰斗 B

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著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是伏尔泰。被尊称为启蒙运动的泰斗。他是反教权的坚强斗士,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所有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他在政治上是温和的改良主义者,主张法国必须实行改革: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实行政教分离;倡导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3.卢梭: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 B

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也是教育学家和文学家。他对社会做了深刻思考,对人类的平等和自由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认为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卢梭发展了社会契约学说,主张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人民是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认为政府的人民的公仆,人民可以对政府加以限制、纠正和撤换。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权。为后来的雅各宾派专政提供了理论基础。

★启蒙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的影响 C

①启蒙思想家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学说,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③“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④鼓舞了亚洲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奋斗。

第九单元: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第33课 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结合第四分册 英国工业革命的内容)

(1)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B

作为现代化起点的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英国,与英国17—18世纪形成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社会政治条件密切相关。

经济因素——圈地运动引发英国农业的革命性变化,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海外殖民地的拓展,使英国获得了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能源、资金和原料等条件。英国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排挤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和贸易体系,从而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政治因素——1688年“光荣革命”后,形成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以及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最早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成为工业革命到来的政治前提。

科学技术——17世纪的英国在实验科学和机械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先进的手工工场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2)工业革命与第一个工业社会的到来B

经济方面——18世纪下半叶,英国诞生了第一个现代工业部门——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瓦特的“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冶金业巨大发展,钢铁成为重要材料。19世纪初,蒸汽机车和蒸汽船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大变革。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进入完成阶段,诸多部门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过渡,从而使英国率先进入工业社会。

社会面貌方面——英国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新生的企业主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紧密相连的商人、银行家等阶层的地位不断上升,产业工人的队伍壮大,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英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型。

第34课 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

(1)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A

在欧洲大陆,法国是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引进新技术初步建立起现代纺织业、冶金业等工业部门;海外贸易和扩张也积累了巨额资金。思想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为法国现代化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最终建立。拿破仑统治时期(1799—1815年)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815年后,法国政局趋于平稳,工业革命进入大发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45 -

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

展时期,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工业化进入完成阶段。1870年,法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机器大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式,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2)德国统一与现代化 A

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拿破仑战争摧毁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1848年三月革命后,德国各邦国相继采取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于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号工业强国,诞生了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国家统一和工业化使德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由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中,使德国资本主义具有很强的扩张性。

第35课 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 (1)美国的崛起 B

美国的工业化始于纺织业。19世纪上半叶,交通航运和钢铁工业的技术革新有突出成就,修建铁路,推动了西部的开拓。机器制造业在19世纪上半叶得到发展。以生产的标准化见长,促进了流水线式的规模生产。南北战争后,美国迎来工业化的新高潮,工业化的主要增长部门是新兴的电讯业和一些重工业部门,如钢铁、电气、石油、化学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成为美国工业化的标志。制造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美国取代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美国的崛起的主要条件

(1)独立后稳定的政治体制和自由传统;(2)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3)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4)南北战争后,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并以民主方式解决农民土地问题;(5)政府鼓励私有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2)日本的”脱亚入欧”B

明治维新后,日本由弱转强,19世纪90年代,日本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向现代社会转型。 经验:(1)善于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结合,创造出新文化,促进现代化发展。(2)明治维新,实行破旧立新的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实行内阁制,颁布宪法,建设现代政治制度;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制度,建立现代工业;军事上: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军事人才,建立义务兵役制;文化上:向西方学习,兴办现代教育。

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一个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但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日本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国家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部手中,把军事工业放在发展的首位,给后来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伏笔。

★现代世界的形成 C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性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16世纪后,西欧地区的历史运动(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7——18世纪,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此后,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欧洲、北美和东亚逐次扩展。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俄国等,北美、东亚的美国和日本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各具特色,并通过殖民主义方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世界体系。

目前,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运动仍在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将把世界历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201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内容解读- 4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