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七夕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7 11:2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2:54

七夕是农历的七月初七,又叫乞巧节

乞巧七夕的诗句汇总如下

  1、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杨璞·《七夕》)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唐·罗隐·《七夕》)

  4、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唐·徐凝·《七夕》)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宋·秦观《鹊桥仙》)

  6、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宋·晏几道·《七夕》)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晋·《七夕夜女歌》)

  9、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唐·宋之问·《七夕》)

  1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11、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12、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唐·权德舆·《七夕》)

  1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4、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唐·祖咏·《七夕》)

  15、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唐·孟郊·《古意》)

  16、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7、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8、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9、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0、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1、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22、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2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24、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5、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26、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张?《夺锦标·七夕》

  27、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李商隐《壬申七夕》

  28、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9、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0、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4:12

七月七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1、穿针乞巧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2、喜蛛应巧

  捉蜘蛛放入盒子内,第二天看看,如果结的的圆网,说明得巧了多,反之则认为得巧少。

  3、投针验巧

  将针投到水中,看针在水底的影子,如果形成鞋、鸟兽之类的就乞巧成功,如果影子粗的像锤子、细的如发丝就失败了。

  4、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

  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种生求子

  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5、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

  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其实为牛庆生体现了农耕时代人们对牛的感恩之心,在昔日,农家如果没有一头牛,日子该是何等的艰辛!

  6、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7、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5:47

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他,*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7:38

七夕节肯定是指的农历的七月初七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节日。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