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7 11:31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2-27 15:52
内卷本身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经常能看到,本意是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但现在内卷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络流行词,常用来形容一种社会现象,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直观的说就是向内演化,或绕圈圈。
它表达的是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宽泛一点说,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之为内卷。比如当今时代最广泛的加班现象可以说是内卷的代表例子,到了下班的时间,其他人却还全都面部认真且严肃的加班,那么想准时下班的人就会退缩,然后大家就会一起加班,再然后加班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变得多。
总结:
内卷本身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经常能看到,但现在内卷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络流行词,常用来形容一种社会现象,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表达的是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3:00
内卷其实是个社会学名词,现在成为一个网络热词了。就是大家都在努力,你不努力的话只能被别人碾压,所以只有一直较劲,最终互相倾轧,但实际上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大家在一个球场看球赛,一开始大家都是坐着的,可是中间某个精彩瞬间,引得部分人站了起来,他们一站起来,坐他们身后的人就看不见了,不得不也站起来,结果最后大家都站了起来,而这个时候,每个人的视野与开始坐着时的视野是一样的,他们的获得并没有增加,但是付出的成本增大了太多:他们都不得不站着。这就是内卷,最后的获得并没有增加。正如那些拼命上补习班的孩子们也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的优质机会,但是却不得不加入这场无谓的付出大战,因为不这样,他们会失去现有的机会。结果是,除了培训机构获益之外,家长和孩子们有可能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我认为作为普通人,很难做到改变社会内卷现状,但可以做到的,是改变自己,不让自己人从众。
首先,第一个是明确目标,储备知识
比如你可以找一张纸,在纸上写下:
你的兴趣爱好,想到的可以都写上;有哪些工作是我可以无师自通,学起来得心应手,干起来乐在其中的?抛开现实经济的压力,如果我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所有的事情,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想在哪里工作?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以上梳理出来的我的初步目标中,有哪些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未来最有前景的?你现在拥有的资源,可以是人脉,可以是朋友给到的支持,也可以是你自己积累下的东西。
围绕目标,建立知识储备,以职场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撰写简历,坚持投递,总有希望开花结果!
其次是放宽标准,习惯焦虑
在选择就业方向的时候,需要有更多的灵活性,不能一味的去盲从,不能一味的去追求跟自己的专业非常符合的行业或者是工作岗位。把就业标准放宽,把目光从一线城市转向中西部城市,从热门岗位转向一些冷门岗位,那么就业的选择将更多。
最后是打破“行规”,寻找合伙式就业机会
现在有很多公司逐渐在从雇佣式就业向合伙式就业转化,所谓的雇佣制就是员工给老板干活,老板给员工报酬;而寻伙科技的找合伙就是指公司与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伙模式,员工从“打工仔”变为“合伙人”,公司给员工不仅提供正常的薪酬福利,也同时提供实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长期激励(如股票期权、虚拟股票、现金计划、福利计划等形式),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职场的历练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