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四节气,含义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3 08:41

我来回答

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0:10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独创的文化遗产,是他们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人民从事季节性农事活动,从侧面影响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进行划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自秦代以来,中国一直以来就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

雨水:这个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所以称之为雨水。

惊蛰:在古代称之为“启蛰”,蛰本意为藏。在惊蛰时节,春雷乍动,雨水增多,在冬季蛰伏冬眠的动物纷纷惊醒,开始了新一年的活动。

春分: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春分之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清明:清明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在《岁时百问》中写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称之为清明。清明时节天朗气清,草木繁茂。

谷雨:它源于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谷雨过后意味着春季的结束。谷雨时节气温快速升高,雨量充足,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生长。

立夏:寓意着夏天的开始,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炎暑将至。

小满:意味着夏季成熟的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是还未达到成熟的条件。

芒种:其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代表着麦类等有芒作物进入了丰收时节。

夏至: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光照时间最长。

小暑:俗语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预示着从小暑开始,气温就炎热起来了。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暑气较重。

立秋:立秋时节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的季节。

处暑:“处”是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白露: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变凉,晚上草木会有凝露,所以叫白露。

秋分: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太阳直射点南移,气温下降,露水森森,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变冷,植物叶子上开始结霜,霜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

立冬:立冬预示着冬季的到来,气温下降。

小雪:北方冷空气势力强,气温下降,开始降雪。

大雪:北半球昼短夜长,降雪量增加,地面有积雪的现象。

冬至:北半球一年白昼最短的时间,并开始进入一年中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气温降到更低,有寒冷的感觉。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有数九严寒之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1:28

商周偷天换月:这是夏朝原始部落的历法,是以每年分为24个月,24节气的名称,即24个月的月称呼。到了商周朝,被土著人(即现在的汉人),改名每岁(年)12个月,但只有数字,无月名。就把24月改名“节气”!这就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来源*!24月称呼,是反映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和功态规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3:03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

这个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的,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它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4:54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是,根据不同的节气可以反应不同的季节,可以划分4季,还有气候的特征,也可以反映降水的情况,从而可以科学的种植农作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7:02

二十四节气是农民根据天气的变化来编撰的顺口溜,而这个24节气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农民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就收,本来农业来说非常的有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9:27

含义是,立就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即将来临,至是表示盛夏和寒冬到了,分就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于夏至和冬至的中间这些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22:08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生产生活中所总结出来的一些科学经验,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