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要“疫情班“应届生?揭秘企业招聘逻辑,对大学生有哪些启示

2024-10-18 来源:育乐教育网

应届毕业生本应是大学生求职时的加分项,用人单位通常乐于将其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然而,近日却有大学生反映,自己作为2024届应届生,却被贴上了“疫情班”应届生的标签,遭遇了HR的排斥,他们直言不喜欢“疫情班”应届生。

据封面新闻等媒体报道,某招聘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不考虑招聘2022、2023、2024届大学毕业生。“疫情班”毕业生是企业老总对这三届毕业生的一种口头称呼,而且这种不认可的现象在不少用人单位中都存在。 

为何这三届毕业生会得到如此差的评价呢?

该企业负责人解释道,他们所招聘的数十名“疫情班”学生存在诸多问题。在学业方面,由于疫情期间多数课程转为线上,这些学生大多没有进行过线下实习,负责技术类岗位的学生甚至连相关机器都没见过,动手能力严重不足。在学习习惯上,长期的网课学习让一些学生养成了边学习边玩手机的不良习惯,在工作场景中,这种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状态十分明显。从社交能力来看,疫情期间社交活动受限,部分学生沟通能力欠佳,在工作中表现出不擅与人交流协作。此外,一些学生还养成了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差,在工作中时常出现迟到早退现象。 

诚然,将这三届毕业生一概而论地贴上“疫情班”标签是一种不公正的行为,带有明显的歧视意味。毕竟,在疫情期间,仍有大量大学生能够严格自律,按照学校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学业。然而,企业为了降低招聘筛选成本,采取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虽令人无奈,却也反映出部分现实问题,用人单位负担不起筛选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负责人所描述的“疫情班”应届生的这些缺点,确实为在校大学生敲响了警钟。换个角度看,这其实揭示了用人单位所不喜欢的大学生类型。

那么,这件事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一是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规律作息至关重要。大学生在制定职业规划后,学业与实习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管理能力。合理制定每日的作息时间表,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学习、锻炼和其他活动安排,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习惯便能顺利迁移到未来的工作中,避免出现诸如晚睡晚起、迟到早退等用人单位反感的情况。 

尤其在手机使用方面,虽然高校不像中小学那样对手机进行严格管理,但大学生自身必须要有自律意识。过度使用手机刷视频、看小说等行为,不仅在学习时会分散注意力,在未来的工作场景中,如开会时玩手机,也是用人单位所不能容忍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少大学生在与长辈交流时玩手机,这种行为同样不受欢迎。

二是扎实学好专业课、认真对待实习不容小觑。专业课成绩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大学生应充分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力求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岗位工作中,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例如操作相关机器等。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在求职时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上手快、能力强的好印象,为自己的职场发展增添砝码。

三是积极拓展社交圈、提升社交表达能力不可或缺。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交平台,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一环境,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性格的同学、老师以及领导交流互动。这并非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在职场中,与同事、上级和客户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与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因沟通能力不足而陷入困境,不如在大学期间就充分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总之,用人单位对“疫情班”应届生的不喜,虽存在歧视之嫌,但本质上是对那些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容易被手机分散注意力、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薄弱以及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大学生的排斥。在校大学生应当从这种现象中审视自身,发现并改进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顺利融入职场。

用人单位不喜欢“疫情班”应届生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Top